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全力推进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工作,建立由32名法学会会员组成的专家库,组建5个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多方位、立体式开展法律服务,努力为“寿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
法治力量。
“首席”积极参与,为重大项目保驾护航
国庆假期第三天,很多人都还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中,而巴马县商贸中心项目建设工地的工人却正在加班加点,做好后续建设工作。
“目前已交付房屋34套,预计今年10月中旬开展项目预验收、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后,将向相关业主全部交付房屋。”巴马县住建局副局长马兰介绍。
投资3.2亿元的巴马县商贸中心项目,开工建设10余年,反复停工,引发多个群体长期闹访缠访,极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22年下半年以来,巴马县重点项目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服务团队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政府,成功引导企业走上依法破产重整的路子、引导众多债权人依法清理债权、引导各施工团队依法移交施工工作面,使得多年悬而不决的巴马商贸中心项目得以重新推进,确保全县大局稳定。
近年来,按照中国法学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河池市法学会关于实施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制度相关工作要求,巴马县法学会以政法、住建、自然资源、金融等部门法律专家及专业工作人员为主体,组建重点项目首席法律专家
咨询服务团队。针对全县建设过程中遇到实际困难的重大项目,“首席团队”按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法律服务,护航重大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巴马县还由司法部门以及政府各重要组成部门中的相关专家及工作人员,组建了重大事务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到县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重要文件合法性审核把关等工作中,为政府科学决策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1月至8月,“首席”为巴马县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前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26份,充分发挥了“首席”的参谋助手作用。
“首席”“把脉会诊”为企业纾困解难
“幸好有法律专家帮助我们企业审查把关合同,给我们指出合同存在的漏洞,消除了我们企业重大损失风险隐患。”巴马十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向前由衷地说。
8月15日,巴马县法学会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成员班越到巴马县十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对该公司合同合法性、法律风险、商业风险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合同单价应详细列出”“补充交货方式细节”等七条意见建议,受到企业干部员工的啧啧称赞。
巴马县以专业
律师为主体,组建重点企业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服务团队,并通过开展“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送法进企业”活动,为企业开展“
法治体检”专项活动,设身处地为企业提供企业法律服务。通过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委员会选派业务精英参与“三级识别分流”工作机制,加大执行效率,为企业清淤纾困,助力营造
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巴马县法学会组织10名
律师分别到12家民营企业开展“
法治体检”专项活动,举办了
法治讲座6场、接受法律
咨询136人次,审查合同22份,发现或排除了18个法律风险,为12家企业出具了“体检报告”。
今年7月25日,来自东北的游客黄某与其丈夫马某到巴马县法学会驻坡月基层服务站寻求帮助,并向值班法官韦志宝讲述两人的感情纠纷。
原来,马某陪同爱人黄某来到巴马县养生,黄某因担心马某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便帮马某报名老年人兴趣班。之后马某因参加活动以及排练等原因,忽略了黄某的感受,黄某认为马某对其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于是提出了离婚。
“我们风风雨雨过来几十年,你这点信任都没有吗?既然你对我参加兴趣班有意见,那我以后不参加就行了。”马某说道。值班法官韦志宝从双方的谈话中感受到两者对彼此的关心和爱护,就宽解他们说:“是啊,你们两人经历风雨几十年,感情不可能说断就能断的。既然大叔也做出了承诺,那阿姨就给大叔一次机会,让我们看看大叔以后的表现……” 经过劝解,两人内心的疙瘩终于解开了,黄某也放弃了离婚的要求,两人有说有笑地离开了服务站。
巴马县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像候鸟一般频繁进出,每年旅居巴马的“候鸟人”达20多万人次。仅盘阳河畔的坡月村,在村里常住的“候鸟人”平时均在2.5万人以上,是当地户籍人口的近10倍。“候鸟人”逐年增多、流动性大、利益诉求多样、风俗习惯差异等因素,导致了各类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成为“候鸟人”聚集区管理一大难题。
为加强管理,巴马县在“候鸟人”聚集区——坡月景区建成广西首个康养景区
法治服务驿站,巴马县法学会主动融入驿站实体化建设“一庭一室三站”(旅游养生法庭、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室、法学会服务站、警务站、生态环境和旅游检察站),成立法学会驻坡月景区基层法律服务站,并以政法部门力量为引导,充分整合基层组织、行业性组织、群众组织等资源力量,组建了12人重点景区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服务团队,为广大“候鸟人”和游客提供法律服务。
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和专家团队成员每月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轮班值守,同时选聘20名懂法律、善交流的“候鸟人”组建“乐善好施”调解队,运用“心平气和助长寿”的康养理念,用心用情调解身边发现的简易矛盾纠纷。由首席专家对“候鸟人”纠纷类型研判分流,由对口调解的专调委派员进站调解,限时办结答复。通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
法治水平,更好服务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巴马、
法治巴马建设,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
法治保障。
2022年底,巴马世纪养生园小区321名“候鸟人”业主与物业公司对物业费的交付和标准各执一词,互不退让,准备付诸诉讼,极大影响了部分“候鸟人”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法学会驻坡月服务站的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及时介入,通过
案例释法析理,组织业主代表与物业公司座谈,让外地业主通过“云端调解”线上参与,向业主分析诉讼风险、结果预判、调解建议等,引导当事人对案件形成理性预期。经过多方努力、多元联合调解,最后,在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的努力下,业主代表与物业公司达成调解。
今年以来,巴马县法学会坡月景区基层服务站协助
法治服务驿站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件,调处10件,化解成功率83%。
“首席”下沉式服务,为基层善治指向引路
今年4月30日,巴马县凤凰乡长和村板江屯邓某和板么屯黄某、黄辉某因退耕还林土地界限问题引发纠纷,黄某、黄辉某对邓某使用钩机对纠纷地块进行平整再利用,破坏土地界限极度不满,私下协商无果后,要求调解处理。
6月28日,巴马县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带领有关人员到现场调解。因该纠纷历史跨度时间长,取证难度大,纠纷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争执激烈,调解未果。
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不厌其烦,多方奔走,反复调解。7月23日,经深入纠纷双方当事人家中做思想工作,双方同意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
“县里的法律专家到村里来,手把手教我们按程序调解矛盾纠纷,我们学会了很多好的办法,对我们往后的工作帮助很大。”长和村支书罗凤新说。
在“下沉式”服务过程中,巴马县法学会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团队还以案为例向群众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有效提高当地瑶族同胞的法律意识。
近年来, 巴马县法学会在重点村屯组建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服务团队。
在赐福湖田园综合体核心区石湾屯,巴马县法学会成立石湾服务站,同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流程,辐射带动盘阳河流域及“五弄片”大石山区连片村屯,并采取“村屯报单、法学会派单、首席服务团队限时结单”的工作机制,推动团队成员与基层群众紧密联系,为群众排忧解难,彰显了
法治力量,得到群众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广西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工作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持续深化首席法律
咨询专家工作,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更好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巴马、
法治巴马建设。”巴马县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法学会党组书记罗朝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