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背铐女律师事件看司法进步:以纠错勇气重塑法治公信力

来源:   日期:2025-03-15 13:18:53  点击:次  分享到:

2025年3月13日,河南省杞县法院背铐女律师事件发生后,该院及时纠错而令人欣慰。事件次日,院长窦战勇亲赴医院向女律师致歉,涉事法警及书记员被停职,开封市委政法委迅速成立调查组,这一系列动作打破了"护短"的刻板印象。据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司法改革白皮书显示,全国法院已建立舆情应急响应机制,要求重大事件48小时内启动调查,72小时内公布初步结果。此次杞县法院的响应速度完全符合这一规范,为司法公信力的修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16年广西律师吴良述因拒绝法警检查手机遭撕衣羞辱,最终法院院长公开道歉并处分涉事人员;2023年湖北随县法院两名律师因阅卷争议被羁押,相关责任人亦被停职。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部分司法人员对律师执业权利的认知偏差,以及执法程序中的随意性。

对此,大家普遍呼吁,司法机关需严格界定“法庭纪律”与“律师执业权利”的边界,避免将程序争议升级为暴力冲突。同时,应建立透明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执法记录仪及监控录像的完整留存,以还原事实真相。正如有评论指出:“背铐可以暂时限制律师的行动,但无法禁锢法治的进程。”最后希望这场由背铐女律师引发的风波,最终必将转化为推动司法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本文作者:许小军

责任编辑:金柯